品牌 | 其他品牌 |
---|
煤场安全监测系统
一、产品拓扑图
二、功能详情
1. 数据大屏可视化数据仓
动态监测:集成温度、气体(CH₄/CO/O₂)、粉尘浓度等实时数据,支持自定义预警阈值(如CO>50ppm自动标红)。
决策支持:结合热力图展示煤堆高温区域分布,辅助管理人员优化堆取料顺序,优先处理高危区域。
2. 三维展示
技术实现:基于激光扫描与红外热成像数据构建煤堆三维模型,支持温度场叠加(如红色标注>60℃区域)。
应用场景:模拟设备碰撞风险,规划应急通道;回溯自燃事故时还原温度扩散路径。
3. 安全监测
多参数融合:
温度监测:采用插入式测温仪(深度6米,精度±0.3℃)与红外热成像(分辨率384×288,30万测温点)结合,覆盖表层与深层。
气体监测:CH₄传感器(爆炸下限1.5%预警)、O₂传感器(浓度<18%报警)。
粉尘防控:联动水雾喷淋系统,当PM10>50mg/m³自动启动抑尘。
4. 明火煤监测
技术升级:红外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1秒)配合AI算法,区分皮带机械发热与真实煤火,降低误报率。
闭环控制:报警→喷淋降温→温度曲线回落分析→生成处置报告,全程自动化。
5. 视频监控
智能识别:基于可见光与热成像双光谱摄像头,自动识别烟雾、机械火花等异常事件。
数据融合:点击视频画面可直接调取对应位置的温度/气体历史数据。
6. 历史数据查询
多维度分析:按时间/区域/煤种筛选数据,支持对比不同堆放周期的温升曲线(如褐煤>烟煤>无烟煤)。
热值损耗报告:自动计算温度升高导致的煤质热值损失,量化经济影响。
7. 报警统计
分级预警机制:
一级预警(50℃):提示巡检;
二级预警(60℃):启动喷淋;
三级预警(70℃):联动消防系统。
根因分析:关联报警记录与操作日志(如堆煤高度、通风记录),定位管理漏洞。
8. 系统设置
灵活配置:支持按煤种特性设置监测参数(如褐煤自燃温度阈值下调10℃)。
权限管理:分角色定义操作权限(如巡检员仅查看,工程师可修改阈值)。
三、 煤堆红外测温系统
煤堆温度监测系统是煤场安全监测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种集成了红外扫描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三维建模、智能分析和预警报警的综合性系统。该系统通过持续监测煤堆的温度变化,能够有效预防煤堆自燃事故的发生,保障煤场的安全生产。